JY∕T 0163-2011 脑解剖模型(教育)
ID: |
2DCE18E69F0B4A3BA534D5309DCE5211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17 |
页数: |
8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1-12-22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03.180,Y51,备案号 46916-2014 JY,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,JY/T 0163—2011,代替 JY 163-1984,脑解剖模型,Brain dissection model,2013 - 07 - 11 发布 2013 - 07 - 1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发 布,JY/T 0163-2011,I,前 言,本标准按照GB/T 1.1-2009《标准化工作导则_第1部分:标准的结构和编写》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代替JY 163-1984《脑解剖模型技术条件》。除编辑性修改外,主要技术变化如下:,——外观尺寸增加了允许公差;,——增加了模型主要部位应贴名签或号签的规定;,——规定了模型应采用的材料和不应采用的材料;,——规定了模型的涂料中重金属含量限值,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。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,本标准由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125)提出,本标准由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125)归口,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: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、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、温州市五星实业有限公司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蒋辉、宋美伦、黄瑞庆,本标准代替了JY 163-1984,标准JY 163于1984年首次发布,JY/T 0163—2011,1,脑解剖模型,1 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脑解剖模型的命名、要求、试验方法、检验规则和标志、包装、运输、贮存等内容,本标准适用与人体解剖教学用脑解剖模型,2 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GB 21746-2008 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 总则,JY 0001-2003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一般质量要求,JY 0002 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检验规则,JY 0026-1991 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产品型号命名方法,JY 0213-1994 教学用力学、热学仪器运输、贮存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,3 命名,3.1 命名规则,产品的型号命名按JY 0026-1991,3.2 命名方法,脑解剖模型命名为:,SM ― NJP ― CR ― Z,产品外形,自然大,产品特征代号,成人,产品名称拼音字头,“脑解剖”,产品型号分类代号,生物模型,型号示例:,SM―NJP―CR―Z 表示生物模型,脑解剖模型,成人,自然大,4 要求,JY/T 0163—2011,2,4.1 使用环境条件,温度:-10℃~40℃;相对湿度:不大于90%,4.2 解剖结构,4.2.1 总体要求,4.2.1.1 产品为自然大成人脑解剖模型,以正常生理位置放于支架或底座上,4.2.1.2 大脑做正中矢状切面,左侧脑半球经外侧沟向枕部再做水平切面,并保留完整的脑干形态,4.2.1.3 示大脑中间的胼胝体及凹陷在外侧沟内侧的岛叶,4.2.1.4 应参照正常人脑标本,将各部的形态结构、位置、大小比例、毗邻关系等进行修正,使其结,构准确、轮廓清晰,4.2.1.5 整体色调应真实自然,皮质、髓质应以不同颜色以示区别,4.2.2 具体要求,4.2.2.1 在大脑正中矢状断面上,应显示前连合、透明隔、穹窿等结构,不显示胼胝体横断面的内部,结构,4.2.2.2 小脑表面的横沟的走向及小脑正中矢状切面的小脑皮质、髓质应正确清晰,4.2.2.3 间脑应显示背侧丘脑的下丘脑沟,丘脑间粘合;左侧背侧丘脑的终纹;下丘脑的视交叉,灰,节结,漏斗及乳头体,4.2.2.4 脑干应显示中脑背部的一对上、下丘;脑桥腹侧面的横行纤维;延髓腹面上界的延髓脑桥沟,腹侧面的前正中裂、外侧沟、锥体、锥体交叉及橄榄,4.2.2.5 在脑干的正中矢状切面上,应示中脑水管、第四脑室及延髓中央管,4.2.2.6 十二对脑神经根出入脑的部位及形态应准确,4.2.2.7 松果体应为椭圆形,与第三脑室顶相连,4.2.2.8 模型下列部位应贴名签或号签:大脑、小脑、延髓、脑桥、上下丘、胼胝体、透明隔、嗅球、,视神经、动眼神经、滑车神经、三叉神经、展神经、面神经、前庭蜗神经、舌咽神经、迷走神经、副神,经、舌下神经,4.3 材料和工艺,4.3.1 模型应采用硬质或软硬适度的PVC 材料制作,不应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(玻璃钢)或易破碎,和易变形材料,4.3.2 模型的涂料中重金属含量应符合GB 21746-2008 第5.2.5.4,4.3.3 合缝处应修饰自然、正确。粘接和拼接应牢固,4.3.4 各部位结构的颜色应正确、鲜明,喷涂过渡应自然,不应有外溢现象,4.3.5 剖切面两侧的结构应对应准确,4.3.6 产品还应符合JY 0001—2003 第5.2、6.9、6.12、6.27、7.4.3、7.7 和9.1~9.6,4.4 环境试验,4.4.1 产品应按JY 0213-1994 第3.1 进行温度、湿度和自由跌落试验,并进行非包装状态跌落试验,4.4.2 非包装状态跌落试验的跌落高度应为1m,跌落面应为模型轮廓的最大面,试验后应不碎、不裂,如果有底座,则不应包括底座,5 试验方法,JY/T 0163—2011,3,5.1 各有关尺寸,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测量,5.2 解剖结构、外观和工艺,凭感官检验,5.3 环境试验,5.3.1 温度、湿度和自由跌落试验按JY 0213-1994 第4.1、4.2、4.6,5.3.2 非包装状态跌落试验:在水泥地面上铺厚度为20mm±3mm 的木板,木板应保持与水泥地面刚性,接触。试验时模型跌落面……
……